中文字幕第一页亚洲-中文字幕第一页国产-中文字幕第38页永久乱码-中文字幕不卡在线观看-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线综合精品-久久久久青草

information

新聞中心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新聞  >> 查看詳情

盤點兩會氫能聲音!關于綠氫成本、燃料電池并網發電、氫內燃機、燃料電池汽車......

發布時間:2023-03-07 17:10:55 

3月4日至5日,2023年全國兩會在北京成功召開。2023年兩會上,氫能成為兩會熱議的話題,多位人大代表建言,整理如下。

張慶生:推進氫能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石化中原油田黨委書記、執行董事張慶生建議,優化國內氫能產業鏈布局結構、延續并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進氫能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統籌跨行業管理規范及標準體系,為氫能產業鏈高質量發展營造良好環境,助力我國“雙碳”目標的實現。

張慶生認為,總體來看,我國氫能產業仍處于政策扶持及市場培育階段,面臨著綠氫成本競爭力有待提升、氫能應用場景有待豐富、技術裝備自主化水平有待提高等問題。

張慶生建議,進一步優化國內氫能產業鏈布局結構,延續氫能交通領域支持政策,同時重點推動綠氫在工業應用方面有關鼓勵及支持政策的出臺,如:對于綠氫生產或消納企業給予一定的財稅支持,并在相關企業經營業績考核方面給予激勵支持政策等。

建議加快統籌建設氫能標準體系,進一步完善氫能在船舶、機車等重型交通,冶金、化工等工業脫碳,儲能、發電等能源電力領域標準規范覆蓋,加快明確基礎設施建設領域政府監管體系,有效發揮政府和政策引導作用,進一步拓展氫能應用場景。進一步明確氫能產業鏈“制儲運用”各環節的管理規范及相關法律法規體系,形成統一高效的氫能項目審批管理制度。

建議加快氫能交通產業鏈發展,一是明確支持傳統加油站升級為綜合加能站,明確支持加油站依法依規開展加氫站、充電站、換電站、分布式光伏發電站的建設與運營,將傳統加油站升級為綜合加能站,滿足多元化補能需求;二是進一步規范加氫站建設和管理優化流程,在國家部委層面明確歸口管理部門,與加油站、加氣站歸口管理部門保持一致,加快制定規劃、報建、竣工驗收、經營許可全流程的管理辦法,引導地方制定審批流程;三是進一步加快氫能示范城市群政策落地,形成多樣化的氫能交通應用場景。

建議加快綠氫產業鏈發展,加強綠氫產業頂層設計,從國家層面規劃一批綠電制氫、儲氫、用氫重大工程,有序推動綠氫在交通、儲能、發電、工業等領域應用;加速推進氫能產業化集群建設,形成一批供氫中心、氫能裝備制造中心、用氫示范群。加速綠氫產業鏈國產化替代和示范,完善碳標簽制度和法律法規體系,制定完善氫能行業規范、制度法規框架體系以及技術規范,形成統一行業標準。

張國強:擴大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數量

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億華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國強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帶來強化政策支持,加快氫能規模化發展等建議。

張國強認為,在雙碳目標及國家各項政策的指引下,在我國政、產、學、用、資本等各方高效協同下,我國氫能燃料電池產業實現了快速發展,構建了完善的產業鏈,燃料電池核心零部件實現國產化替代,可靠性、耐久性、經濟性持續提升,助推我國成為氫能燃料電池產業最早實現規模化推廣的國家。

雖然氫能發展前景廣闊,但目前我國氫能產業尚處于示范應用和商業模式探索階段。張國強表示,在氫能及氫燃料電池產業高質量發展過程中,還存在氫源成本較高、加氫站數量少、氫能基礎設施配套不完善等問題。針對上述行業現狀,張國強提出四點建議:

擴大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數量,以示范運行提質降本。建議擴大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將經濟基礎好、氫源豐富、產業配套基礎好的地區納入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先行先試,推廣燃料電池汽車,建立覆蓋城市群的低碳、清潔交通體系,用規模化帶動高質量、低成本的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

探索多元化氫源供給模式,推動可再生能源綠氫發展。探索多元化氫源供給模式,統籌經濟性和供應能力,保障氫能產業發展初期需求,滿足多元化應用場景需求。做好工業副產氫、化石能源制氫產能整合工作,前期支撐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運營。推動風、光、水可再生能源發電及電解水制氫項目,打造可再生能源綠氫基地。

推進氫能基礎設施建設,支持氫能制、儲、運、加產業鏈發展。建議取消須在化工園區內制氫的限制,支持非化工園區可再生能源制氫項目的發展。國家層面出臺加氫站審批管理辦法,優化相關審批、建設、驗收流程,形成從項目立項到經營許可及監督管理全過程的審批辦法。合理利用已有加油、加氣場地,鼓勵綜合能源補給站建設。制定加氫基礎設施建設運營補助辦法,鼓勵社會資本積極參與。

探索金融支持、碳交易政策措施。推進綠色金融創新試點先行先試,設立氫能產業基金,支持壯大氫能制儲運加用全產業鏈發展。支持產業鏈相關企業開展碳匯交易試點,搭建碳交易結算平臺或運行機制。

曹仁賢:關于支持燃料電池并網發電的建議

全國人大代表、陽光電源董事長曹仁賢表示,在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進程中,電能與氫能可共同作為綠色能源的終端形態,電氫、氫電耦合是未來能源創新發展的一種路徑。氫儲能具有大規模、長周期、清潔低碳、便于存放的優勢,可實現與電能的相互轉換,對可再生能源消納、灰氫綜合利用、電力系統穩定、移動電源供電以及分布式能源發電都具有重要作用。以氫為燃料的燃料電池具有無污染、無噪音、無排放等優點,可以將氫能轉化為電能饋入電網,也可以作為用戶的自備微型電廠。燃料電池發電將對中國深度脫碳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

但目前燃料電池并網發電的技術還不成熟,政策尚未出臺,燃料電池發電與可再生能源發電以及傳統煤電上網發電存在較大差異,當前技術主要用于車輛等移動場合。現有的新能源并網發電政策也不適用于燃料電池發電。此外,中國燃料電池產業仍處于早期示范階段,缺少商業化應用。氫氣制備、儲運、配送及應用環節成本較高,燃料電池材料耐久性、系統效率和成本也有待進一步改善,現階段燃料電池并網發電無經濟性可言。

因此,曹仁賢提出以下建議:

1.盡快制定燃料電池并網發電管理制度。

中國燃料電池發電產業處于發展初期,政策端多集中在交通領域的應用,對發電并網領域關注較少。目前燃料電池發電僅以個別示范方式運行,缺少商業化應用。建議盡快制定燃料電池并網發電管理制度。借鑒早期扶持風光發電的成功經驗,逐步建立相關制度流程、標準規范,提前出臺相應政策,激發產業潛能。

2.盡快確定燃料電池并網電價形成機制。

燃料電池發電度電成本由設備初投資、氫原料和運營成本等構成。隨著技術發展及產業規模化和氫源的多元化,發電效率將進一步提升,系統成本將大幅度降低。建議由價格主管部門根據氫燃料電池的發電成本,盡快厘定上網電價,高于各地標桿電價部分,由國家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資金給予補貼。具體政策可參照目前光熱發電的政策,實行項目總量控制,并逐步擴大規模,逐步降低補貼強度。

3.完善燃料電池熱電聯供鼓勵政策。

燃料電池發電過程中伴隨大量熱能產生,熱電聯供系統可以回收部分熱能,進而大幅度提高系統效率。《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提出要“因地制宜布局氫燃料電池分布式熱電聯供設施”,部分地方政府規劃也提及積極推進氫燃料電池熱電聯供項目的發展。但現行政策仍較粗略,多側重于產業規模及技術的發展方向,缺乏對產業落地的細致指導。建議盡快完善關于燃料電池熱電聯供的扶持政策,鼓勵燃料電池發電項目積極配套熱電聯供系統,提高系統效率和經濟性。

郭建增:進一步扶持綠氫制備產業,大力發展綠氫裝備

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黨委委員、副所長郭建增建議國家進一步扶持綠氫制備產業,大力發展綠氫裝備。

氫能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方向,以綠電制綠氫也已經成為氫能產業可持續發展的行業共識。但是,綠氫制備產業發展仍受到限制:存在資源與市場的錯配難題,綠氫的生產地通常是在風光資源豐富的“三北”偏遠地區,而使用地則是在人口和經濟較為發達的城市或工業區,目前還尚未建立完善的氫氣儲存和輸運網絡渠道;制氫成本居高不下,電力成本高昂,電解水制氫裝備造價昂貴,部分關鍵技術還需要依賴進口。

綠氫作為純正的零碳能源,對于實現“碳中和、碳達峰”意義重大,但目前尚沒有建立真正的綠氫市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綠氫的下游應用。

為推動綠氫制備產業健康發展,郭建增建議,強化綠氫制備的行業意義,為綠氫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持,“需要進一步加大綠氫項目開發支持力度,健全綠氫項目激勵機制,提升綠氫市場占有率,更大程度地鼓勵綠氫制備及下游應用行業的發展。”

他還建議,將氫能納入能源管理范疇,推進氫能服務于社會經濟發展,“明確氫能在能源體系中的定位,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氫安全技術研究,形成覆蓋全產業鏈的標準體系,以此帶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并催生新產業鏈,對促進社會經濟新舊動能轉換具有重要意義。”

鹿新弟:將氫內燃機納入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

全國人大代表,一汽解放大連柴油機有限公司裝配車間發動機裝調工、高級技師、首席技能大師鹿新弟進入履職的第六年。鹿新弟今年特別關注氫內燃機產業的發展。他呼吁,應將氫內燃機納入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支持氫內燃機產業化推廣。

“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產業鏈最完整的內燃機制造大國,我國在‘雙碳’背景下,傳統內燃機產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如果沒有一個好的技術支持,可能會影響到未來內燃機產業的發展。”鹿新弟表示。

2022年以來,一汽、北汽、廣汽、濰柴等國內多家商用車和零部件企業相繼發布氫內燃機研發成果并推出樣機,但氫內燃機的發展還處于最初始的階段,后續還有很多艱難的工作要做。

在鹿新弟看來,與氫燃料電池汽車相比,氫內燃機成本低,有良好的燃料適應能力,經處理后可實現零碳零氮排放。

馬新強:將武漢市牽頭的城市群納入國家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

全國人大代表、華工科技董事長馬新強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氫能產業發展空間廣闊。基于武漢的優勢,馬新強建議,將武漢市牽頭的城市群納入國家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

“武漢城市群已具備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與產業發展的基礎、應用市場等,牽頭申報示范應用城市群正當其時。”馬新強建議,將武漢市牽頭的城市群納入國家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發揮武漢燃料電池汽車城市群的探索作用,為氫能產業發展作出貢獻。

馬新強認為,應明確氫氣的能源屬性。“當前,氫氣仍作為危化品進行管理。為發展氫能產業,建議將作為能源使用的氫氣和作為工業原料使用的氫氣區分對待,明確氫氣的能源屬性,將能源型氫氣的制儲運用項目不視為化工項目和危化品項目。”

阮英:打造西部氫能走廊,加快組建氫能產業創新聯合體

全國政協委員、蘭石集團董事長阮英的提案聚焦氫能產業發展。他建議,按照全國一盤棋和區域點帶面的布局,以甘肅為通道樞紐,利用“一帶一路”通道節點城市布局特色和“西氣東輸”天然氣管道過境有利條件,點線結合、以點帶面,打造西部氫能產業發展走廊,與現有燃料電池產業示范城市群差異化發展,加快形成我國氫能全產業鏈發展的新高地。

關于打造西部氫能走廊,阮英的建議涵蓋三方面內容。

一是放大通道優勢,打造全產業鏈示范區。充分考慮西部地區基礎和條件,立足河西走廊可再生能源優勢,建設綠氫生產及綜合利用先行示范區。立足隴東地區多種能源富集優勢,布局氫能—多能互補綜合能源示范區。

借力“蘭白”科技創新區,支持主要企業和重點院校聯合引培專業高端人才,合作建設國家工程中心或國家重點實驗室,打造氫能產業創新示范基地。在西部資源型企業地區建設工業副產氫提純制氫示范工程。優先在“通道”節點大城市規劃建設制氫、儲運、加注等基礎設施。

二是依托龍頭企業,發展氫能裝備制造業。阮英表示,石油化工等能源裝備制造業是區域特色優勢產業,應加大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對氫能裝備研發制造的扶持力度,大力支持區域大型裝備制造企業規模化發展高效電解水制氫設備、大容量高壓氣態儲氫設備、固態儲氫、70MPa車載儲氫瓶、低溫液氫及液氫儲運裝備,以及大規模甲醇反應裝置、合成氨反應裝置等核心設備。

阮英還提到,依托在建純氫輸送管道項目和新建天然氣管道項目,大力支持研究純氫管道輸氫、天然氣管道摻氫相關技術和安全標準。加快組建龍頭企業牽頭的氫能產業創新聯合體。基于甘肅省鉑族貴金屬資源優勢,開展氫氣凈化、電解水制氫及氫燃料電池高效催化材料研發及產業化推廣。

三是聚力規模效應,開展多元化應用試點。基于西部地區帶狀或走廊式的遠距離城市分布,支持在省內及跨省份高速公路服務區內布局建設“分布式光伏+制氫、儲氫、加氫”一體化示范應用。利用國家布局在西部地區大型重工業的比較優勢,重點推進化工、傳統煉化、煤化工、冶金等行業開展氫能替代應用。

同時,在運營強度大、行駛路線固定的礦區、工業園區,推進氫燃料電池重卡示范應用。支持開展城市公交、旅游、物流配送、環衛等公共服務領域示范應用,以及在西部偏遠地區開展氫燃料電池分布式發電示范應用,加大示范應用補貼向西部傾斜力度。

景柱:在海南大力發展氫燃料電池乘用車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海馬集團董事長景柱建議,在海南大力發展氫燃料電池乘用車。

景柱建議在海南大力發展氫燃料電池乘用車。首先,將海南納入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其認為,海南既具島嶼特點,又是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具有推廣氫燃料電池乘用車的地理優勢和目標人群,十分適合納入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開展推廣。

其次,加大政策和資金支持,鼓勵海南本土企業積極參與氫燃料電池乘用車全產業鏈的研發和生產。由于氫燃料電池乘用車研發、制造及應用推廣前期投入巨大,建議從研發端、制造端、上游氫能供給端以及下游應用端政府提供相應財政補貼。

(來源:北極星氫能網)